“每逢大雨粤有钱配资,小区门前道路都会积水过膝,最深的地方能达到1米多。”大兴区罗奇营路周边居民向北京日报客户端反映,由于位于周边地势最低的地方,罗奇营路下雨时路面水位快速上升,尽管有关部门进行了应急抽排,但仍经常采取断路和公交改道措施,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出行。2023年相关部门进行的道路积水改造工程效果有限。居民迫切希望将罗奇营路排水管连通市政管线,从而彻底解决问题。
降雨50分钟后路面积水没过膝盖
刚进入“七下八上”主汛期,家住大兴区林校路街道罗奇营小区和联港嘉园的居民就纷纷反映,家门口的罗奇营路积水严重,给出行造成困难。
市民张先生是罗奇营小区的老住户,从2008年小区建成至今一直在此居住,积水的问题也始终困扰着他。每次下大雨,路面积水轻则没过脚踝,严重时会到大腿根。虽然工作人员不停抽排,但是抽排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积水的速度。
罗奇营路呈东西走向,东西两端分别连接着文新南街和芦求路。道路两侧分布着多个小区,还有北臧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兴37路公交车的终点场站。多位居民反映,每逢下大雨,罗奇营路就会因积水断路,行人、车辆无法正常进出小区和卫生服务中心,就连公交车也被迫改道。张先生说:“下雨时这一带只有罗奇营路积水严重。当周边的文新南街积水只有约10厘米深时,罗奇营路的积水就已经没过膝盖了。”
8月12日下午本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,记者来到罗奇营路探访。16时50分左右,天空乌云密布,雨越下越急。只见在罗奇营路与芦求路路口粤有钱配资,工作人员正在使用水泵抽排,但大量的雨水仍从周边地势较高的区域不断涌向罗奇营路,路面上积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。现场工作人员说,这两条路的雨水管道并不连通,想要排水就只能使用水泵将罗奇营路的积水抽出来,再排入芦求路的排水管道中。
半小时后,17时20分,路面上的积水已没过脚踝。下班的市民顾不得鞋袜被打湿,冒着雨、蹚着水,匆匆向小区走去。一边走还要一边留意避开往来车辆溅起的一排排“浪花”。
17时40分左右,记者在罗奇营路与文新南街路口看到,两辆车身印有“林校应急”的车辆横在路中间,对罗奇营路进行了断路处理。一些由此通行的私家车不得不掉头,想要驶回终点站的兴37路公交车也被迫掉头。
不远处还有一辆轿车已经在积水中“趴窝”无法动弹,驾驶员站在没过膝盖的积水中焦急地打着电话。
此前为了防止雨水井盖因水压过大被顶起冲走,罗奇营路的雨水井盖上都放置了锥桶,桶旁还摞着四层沙袋。随着降雨持续,锥桶和沙袋迅速被积水淹没,水面之上仅能看到锥桶的桶尖。随后记者向北来到文新南街北侧的旱沟,这条本来用于帮助罗奇营路排水的断头沟,此时已基本被雨水灌满,失去了继续承载雨水的能力。
20时左右,降雨慢慢减弱,在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抽排下,路面积水才逐渐退去粤有钱配资,罗奇营路也终于恢复通行。
把水引入断头旱沟的改造效果有限
记者调查发现,为了应对罗奇营路汛期积水问题,属地及各相关部门在过去几年间采取过多种措施,2023年6月林校路街道启动了罗奇营路积水应急改造工程,对罗奇营路与文新南街的1500米地下雨水管道进行了全面清淤,并在文新南街地下雨水管最北侧新建了3座雨水井和1个雨水收集池。在雨水收集池旁,配建了临时设备房,配备3台水泵及2台柴油发电机,目的是快速收集雨水并排放到北侧旱沟。
8月12日降雨前记者在现场看到,这条旱沟有七八米宽、一米多深、一百多米长,呈东西走向,两侧被茂盛的植被覆盖。最西头有3根排水管与雨水井及收集池相连,但旱沟东头未与任何水域相连。
根据林校路街道在改造时的测算,这条旱沟能够承载约6000立方米积水,足以在短时间强降雨时化解燃眉之急。然而从居民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,排水改造完成后,罗奇营路还是频繁出现降雨积水的情况。居民认为,在强降雨或持续降雨的情况下,仅凭一条断头旱沟,难以承载周边区域瞬间暴增的积水。
居民还认为,虽然每逢降雨属地都会开展抽排作业,但这样既费时费力,又不治本。居民认为,罗奇营路地势低洼且雨水管线未连通市政管线,是造成积水问题的主要原因。不针对这两个问题采取措施,积水问题难以根治。
罗奇营路东西两端分别连接着文新南街和芦求路,这两条路的路面都高于罗奇营路。记者注意到,罗奇营路通往芦求路的连接处有一个明显的斜坡。此外,罗奇营路两侧分布的小区及单位地势也明显高于路面。每逢降雨,雨水便汇聚到罗奇营路上。再加上这里未连通市政管线,一旦雨量较大或降水时间较长,旱沟储满水后,罗奇营路就成了“蓄水池”。
罗奇营路何时才能连通市政排水管
针对罗奇营路积水问题,记者联系了属地林校路街道。街道安全科工作人员说:“8月12日降雨期间,街道对道路进行了断路,一共派了1台抽水车和5台抽水泵,在规定时间内将积水抽干了。”工作人员解释称,罗奇营路的建成时间早于周边小区,原本地势就低,而在建设小区地下车库的过程中,小区的地势又被抬高了,这才使得罗奇营路如今成为周边地势最低的地方。目前该条道路的管理单位为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,不过根据职责分工,目前该条道路的雨水抽排由林校路街道负责。
随后记者联系到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。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回复记者称,管委会只是该条道路的养护单位,汛期会对雨水管线进行排查以确保其正常使用。作为养护单位,管委会只能对道路现状进行养护,并没有对道路管线进行改建或者改造的职责。
针对雨水管线何时能够连通市政管线的问题,记者又联系了负责城乡道路建设管理的大兴区城管委,工作人员称核实情况后会进行答复。不过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任何回复。
记者:陈圣禹粤有钱配资
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